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

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?當社會都喊著「殺了他」,卻忘記這個人為什麼「該死」

5月29日,文化國小發生隨機殺人事件,一樣是5月,去年,江子翠捷運站也發生隨機殺人事件。比較龔重安與鄭捷,兩人有許多相似的地方。首先,他們都是男性,其次,他們與家裡的關係都很淡薄,最後,在他們扮演的主要角色裡,不論是學習或工作,都遭遇到重大的挫折。他們都曾想過要自殺,卻下不了手,只得向比他們更弱的人下手,無論這個弱,是年齡上、身體上,或是心態殘忍程度上的弱。
如果慘案發生之後,我們只停留在兇嫌多麼可惡,被害者多麼可憐,朝廢死團體吐口水,這種想盡辦法製造敵人來負責的獵巫心態,並無助於我們社會整體的復原,更無助於預防下一個悲劇的發生。柯文哲說得好,就算事發後,後方的學校與警方做得再好,真正有預防效果的,是前端的社福系統。
其實社福系統也算是比較後端的機制了。探討遊民現象的《反貧困》一書中,曾經界定四層社會安全網,第一層是雇用網,第二層是社會保險網,第三層是公家扶助網,如果前三層都無法接住這個向下沈淪的人時,第四層,也就是監獄,就會出場。
我們可以這麼說。當這個社會中,有人失足沈淪,先會有個人的支持系統能接住他,像是家人與朋友。接著,走出私生活之外,在屬於社會的領域裡,會先遇到雇用或就學網絡。這次犯下大案的龔重安,在工作上,並沒有獲得一個有保障的正式工作,反而是在長工時、低薪資、不穩定的工作之間流浪。鄭捷犯案前,也先被國防大學退學,後被東海大學中文系拒絕,出現異狀後,雖有輔導室介入輔導,卻未有效防治。接下來,在第二層的社會保險網,龔重安並沒有獲得有效的雇用保險或失業輔導,緊接著,第三層的公家扶助網還來不及介入,沈淪者已經直接摔到第四層的監獄裡了。
為了自殺而殺人,其實是自殺的反面。古典社會學家涂爾幹早就發現,自殺不只是個人的選擇,也是一種社會現象,其中一種,當社會變遷過快,使得個人無法感受到自身與社會的連帶時,容易出現一種稱為「失規範狀態」的自殺,這時,個人感到失落,失去目的與方向感,價值觀瓦解,這些心理挫折,可以強烈到引發犯罪或自殺。
台灣社會已經越來越信奉一種叢林法則,相信優勝劣汰,相信弱肉強食,相信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成功或失敗負責,而且只有個人要負責。這種極端的個人主義觀點,無異於正在斬斷社會連帶,把人跟老虎關在一起,孤單地拋向沒有情感依戀的茫茫人海,在學術、工作或婚戀市場上鬥爭。
男性受到的影響特別深遠,我們稱那些競爭失敗的人魯蛇(loser),他們是低收入、沒有競爭力、沒有人愛的代表,遇見那些高薪、高教育程度、愛情順利的溫拿(winner),只有自慚形穢的份。在男性與男性之間,一直有強烈的競爭壓力,越符合霸權陽剛氣概的溫拿,無意間,壓迫了魯蛇而不自知。說到這裡,很多個人主義式的歸因又會跑出來,有人會說,難道學業不順利、工作不順利、愛情不如意、家人感情不好,就可以殺人?我當然同意殺人就是犯罪,可是,追究犯罪者的罪責,是法官的工作,除此之外,還有另一個,只有公民能完成的工作,那就是修補破洞的社會安全網。
我們必須得要承認,不只是被害人,而是我們每一個人,都在這些案件中受傷了,即便我們的身體並沒有傷痕,我們仍然受傷了。如何重建一個互信互愛,有安全感而不是互相攻訐的社會?如果社會上的每一個人,看到新聞時,除了難過、義憤之外,還有恐懼,那種恐懼除了「下一個被殺的會不會是我」之外,也可能是「如果我不認真讀書、工作、經營感情,一不小心失足了,我可能就是下一個鄭捷或龔重安」。這種無法讓人安居樂業的社會分裂,人與人之間相互的不信任感,或者對自己未來的過度的危機感,都是我們這個社會應該共同面對,共同療癒的「傷」。
江子翠隨機殺人事件發生後,東海大學第一時間發出的〈給親愛的東海大學大家庭成員及朋友們的一封信〉裡說:「一夜之間我們都發現了在東海的每一個人,無論憂喜勝敗,都是我們的家人,我們愛著他們,卻也不夠愛他們。」東海大學不僅沒有立即排除這個新轉入東海大家庭的學生,反而勇敢地站出來擁抱鄭捷,擁抱了校友們以及社會大眾的驚惶。也許學校沒有在第一時間接住向下沈淪的鄭捷,卻在第二時間修補了破洞的社會安全網。
我記得,在人本教育基金會三重青少年基地的年度報告中,聽眾問了老師們一個問題:「如果鄭捷是你的學生,你要怎麼辦?」當時,人本的老師的回答我很感動,她說:「我會先去看他。」不管是教育或是懲罰、憤怒或哀傷,都等我見到我的學生以後再說。
我們必須承認,鄭捷跟龔重安,都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份子,無論我們現在有多麼地恐懼與憤怒,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。我們必得先承認他們是我們的一員,而不是急著用各種異常的標籤,貼在他們的身上,好讓自己感覺安全,感覺心安理得,對「他們」丟石頭,確認「我們」是同仇敵愾的,好像這樣就沒我們的事了,反正那些「叛徒」不屬於「我們」這些正常人。
把責任都丟給個人,繼續活在少年Pi的世界裡,並不會讓我們活得更安心。因為,下一個鄭捷,下一個龔重安一旦沈淪,破洞的社會安全網並沒有被修補起來去接住他們。
割喉案是個強者欺負弱者的社會犯罪,如果我們繼續讓正常人仇視異常者,溫拿壓迫魯蛇,最後,只會讓自己真的活在叢林。

別在肯定孩子之後,再附加大人的期待

近年來,我印象最深刻的學生就是阿軒了!在我寫作這本書的時候,他正好考上交大電機系,結束我們三年的師生關係。
他是體保上建中的學生,國中就讀體育班,經常代表國家出國比賽。上高中後,他選擇就讀普通班,過去體育班的學習經驗並不好,聽說上課時,全班都在睡覺。他印象最深的是,有次歷史課他睡到一半,醒來時,發現老師走了,還沒下課,老師已經離開教室,全班都在睡覺。結果他翻個身,繼續睡。在這樣的狀況下,一確定考上高中,他媽媽就決定幫他請一個國文與社會科的家教老師。我是透過家教社接到這個案子的,雖說我近年來以社會科教學為主,國文底子也還可以,就決定試試。
第一次見到阿軒的時候,我有點嚇到,他長得人高馬大,卻整個人攤在沙發上,從我進入他家到離開他家,跟他們討論教學方式以及使用的教材這個過程,他只在沙發上哀號。畢竟,對一個體保生來說,要進入建中普通班就讀不是輕鬆的事,他既擔心未來,又怕課業壓力,導致我有點想退掉這份工作,所以醜話說在前面:「如果學生不配合,不做作業,表示我的教學方式不適合你,如果這樣的話,我會直接辭職。」那時我們都不知道,原來他可以表現得那麼好。
醫生證明他有閱讀障礙,且他的社會科從來沒有及格過,聽到他過去的「戰績」,我對於他的程度完全沒有任何的預設立場。我最害怕的,其實是打壞他的學習胃口,讓他對於學習感到恐懼與疏離。所以,我的教學方式是,先由我把課程內容讀完,再用說故事的方式講給他聽,最後我們再一起看一點點的課文。如果用吃飯來比喻的話,這根本是在反哺,我吞下知識、消化後,再吐出來餵他。一般而言,我不會按照課本排列的「題解」、「作者」、「課文」、「註釋」這樣的順序上下去,更不會要求阿軒背註釋,對於有閱讀障礙的學生來說,這麼做根本是在折磨他。我的作法是,先看課文有不有趣,再看要從課文切入或從作者切入。
如果課文很有趣,像是遊記或是人生體悟這一類的文章,我會直接從課文開始談。如果是比較偏重國學常識的課程,我會直接從作者切入。而且我絕對不會用一種課文高高在上的方式來跟學生互動,通常,我會用聊天的方式,讓他知道,不管作者怎麼寫,重點是他自己怎麼想。
比如,上到〈再別康橋〉,我會先問問他旅行的經驗,然後大概問問他在旅行的時候,有沒有比較特別的感受?後來我發現他是一個圖像式思考的人,對於文字有疏離感,所以我建議他要不要試著用圖像來做記錄,像是拿手機拍照,他後來也做了一些嘗試。
接著會大概提了一下徐志摩的感情史,當然中間還要穿插一下類似:「男人真的很討厭耶」,或是:「不要小看張幼儀,離婚後她成為成功的女性企業家耶!」「梁啟超在徐志摩跟陸小曼結婚致詞超嗆的。」類似這種說八卦的手法,真的很吃得開。
學生開始覺得,這些課文內容與大文豪,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明星,只是旅遊部落格或八卦雜誌之類的,平易近人,可親近可嘲諷的對象。如果有相關的影片或作品,我也會拿給他看,「再別康橋」一定要播放張清芳在「人間四月天」片頭曲演唱的那一首呀!再順便讀讀林徽音寫給徐志摩的〈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〉。等學生在這種輕鬆的氛圍中,大概理解這篇文章的背景後,我們才會進入課文,接著才會處理比較困難的國學常識。提到新月派,當然又得裝模作樣地像唱歌一樣把〈再別康橋〉念出來,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聲韻之美囉。
如果是比較偏重理論的課文,像是《論語》或文言文,我通常會先評價作者一番。講到孔子,我會說他是個怕得罪人的天秤座,說話顛三倒四,光一個「仁」在論語裡出現那麼多次,從第一次到最後一次,每次都講得不一樣,美其名說他「因才施教」,講難聽點他可能有點老番顛,話都給你說就好了呀!而且這個人很重視「正名」,什麼事情都講求名實相符,愛面子。他最欣賞的弟子顏回掛掉的時候沒有外棺(槨),顏回的爸爸去找孔子,請孔子賣掉車子幫忙一下,孔子居然把他趕回去耶!孔子還罵他說,自己兒子死掉的時候也沒有外棺,我是讀書人,出入不能沒有車。天呀!你最得意的弟子死掉耶,你居然跟人家的爸爸說你出入一定要坐車。為什麼孔子要這麼做?禮呀!(註一)
當然,這樣的說法是有點過於誇張,但我的作法就是,把這些飄在天上的聖賢拉回人間,多提一點作者的背景,讓學生感受到這個人的個性,漸漸地,學生會覺得自己好像「認識」這個人,對於哪些作者會講出什麼樣的言論,就會比較有感覺了!
我的學生都知道,諸子百家裡,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孟子,最佩服的是墨子。孟子聒噪愛講話,而且不留口德,人家問他怎麼那麼好辯,他會先說「予豈好辯哉,予不得已也。」然後再講好幾大段。他還會罵意見跟他不一樣的人「無父無君,是禽獸也。」而墨子不只是一個思想家,他根本是一個宗教家。他覺得自己不重要,天下人的大利比較重要,只要別人好了,自己怎麼樣都沒關係,所以墨家兼愛、非攻。他覺得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愛,如果愛別人的爸爸像愛自己的爸爸,就不會欺負老人,愛別人的人民像愛自己的人民,就不會有戰爭。
墨家很偉大耶,他們不是嘴巴說說,他們會去做的,如果有大國要攻打小國,他們會派一群人去遊說大國國君,再派一群人去幫小國守城,劉德華演的《墨攻》這部電影有沒有看過?就像電影裡面演的一樣。所以呀,在孟子那個時代呀,墨家是很多人支持的,孟子才會特別討厭他,而且墨家的科技是非常發達的喔,可惜,沒有流傳下來。你想想,為什麼在戰國時期這麼受歡迎的墨家,後來會不見呢?
通常講到這裡,學生也想得到:「幫人家守城被殺光了。」
這就是我們上課的方式,讀到〈滿江紅〉,我們會討論岳飛是不是愚忠,讀到〈指喻〉,阿軒會覺得方孝儒太固執。講到顏回,阿軒會問:「他是不是人緣不好?不然怎麼連棺材錢都湊不出來?」這樣的教與學的關係,讓上課不只是上課,課文也不只是課文,雖然我們上的是前人所寫的文章,我們討論的,卻是學生自己的看法與體悟,在這種對話關係中,學生感到自己是可以發表意見的,而且他的意見是受到尊重的,降低了對於課本內容的排斥感,才能多少要求學生讀些東西,做些考題。
通常,我要他記下來的東西不會很多,而且我會要求他在課堂上記下來,不會留到課後。我也不會讓他做多選題,難題我會先帶著他做,簡單的單選題大概十到十五題作為回家作業,如果比較重要的課文,我才會請他做一些多選題,如果可以的話,會盡量把困難的作業在課堂上完成,減低學生課後的負擔。我也不會去逼學生的考試成績,通常我在意的,是學生有沒有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完成他能做到的學習進度。
只要學生有一些成果,我就會大肆地誇獎他們,我幾乎不罵學生的,但我的學生也從來沒有不寫作業的。我會跟他們「約定」作業進度,如果學生覺得作業太多,我就會減少,如果學生一次兩次不寫作業,我最多就說:「如果你覺得我的教學方法不適合你,那可能我不會是你需要的老師。」或是「只有老師在用功是沒有用的,你才是能改變自己的人。」所謂帶人要帶心,只要學生知道老師是尊重他,以他為出發點,老師是有用心的,那麼,學生多多少少,也願意用心。
要特別小心的是,當學生用心了,就算只有一點點,也不要批評或立刻施加更多的壓力,像是「你的題目做這麼少有什麼好得意的?」「這次進步到60分,那下次要進步到70分喔」,這種話絕對不能說。
稱讚學生的時候,不要漫無邊際的稱讚,「你好棒」,「你好聰明喔」這種稱讚實在太空洞了,聽起來像是在討好,如果學生意識到老師是收錢在教書時,他們根本不會相信老師是真心的稱讚,也不會覺得自己真的很棒。真正的稱讚是肯定他的努力,比如說:「哇!作業都做完了耶,真棒!」或是「什麼!考到60分喔!太厲害了吧!我就知道你可以。」
有些人覺得,這種作法實在對學生太好了,上課不像上課,又沒什麼作業,還不在意成績。可是,你知道嗎?這個原本對國文一點興趣也沒有,國中基測國文只答對一半的學生,在建中的第一次段考,國文就拿到80幾分,最後在學測時拿到12級分的成績。雖說不是頂標,可是,對一個曾被判定為閱讀障礙,放棄國文科的學生來說,這是莫大的進步了!而他從沒及格過的社會科,最後拿到頂標14級分。確定考上交大電機系的那天,他發line給我,他說:「第一個告訴老師,謝謝你教得那麼好。」
試試看吧!相信學生,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,也許會收到不錯的成效喔!更重要的是,在這些教學關係裡面,我自己得到的收穫,絕對不少於學生,我反而該謝謝他們呢!
(註一)孔子擔任過從大夫的官職出入不能無車,顏回只是平民不能有槨,如果孔子賣車給顏回買槨,兩人都失禮。

被討厭又怎樣?_培養被討厭的勇氣

你是否害怕被討厭?

不論你是主管、老闆或員工,
大部分的人都不想成為職場上不受歡迎的對象。

試著假想自己是這些身分時,
如果遇到相同的處境,你是否也會這麼做...

如果你是高階主管,本來應該當面糾正同事,

卻礙於情面或怕被同事討厭,最後選擇不說真話而作罷?

如果你是老闆,本來想大刀闊斧整頓人事,

卻擔心員工反彈而進行微不足道的小調整?

如果你是一般職員,明明對於上司的處事蠻橫、性格暴躁感到不滿

卻只能隱忍;明明想講內心不同的想法,
卻怕得罪人、被同事排擠,最後吞下?

如果你對上述的情境都能感同身受,

原因就在於

我們缺少「被別人討厭的勇氣」!


7 成的人都擔心被討厭
《今周刊》委託美商全通集團
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進行問卷調查,
高達 71.2% 的人擔心被討厭!
只有 3.4% 的人完全不擔心被討厭;
同時也有 60% 的人,
為了不被討厭,努力去迎合他人!

從年齡來看,
30 歲以下擔心被討厭的比率高達 81%,
而年紀較長、收入高、工作自由的人,
比較不害怕被討厭。

主要原因是年輕人剛進入社會,如果人緣不好,
就會影響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,因此也會比較怕被討厭。
  

誰最容易被討厭?


同時調查結果也顯示,

有54.1% 的人認為主管最容易被討厭,

其次容易被討厭的人是同事,有 25.2%。


主管被討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 員工犯錯時會大聲斥責
2. 永遠不滿足!
3. 個性急,馬上就要答案
4. 下班時間還交代工作
5. 假日還要求員工工作

看到這幾點,真的巴不得蓋主管布袋了...

而同事最讓人討厭的原因為:
1. 人前人後不一致;雙面人
2. 心機很重
3. 打小報告
4. 超愛抱怨,傳染負面情緒
5. 習慣否定別人
  

活在別人的期待下,卻壓抑自我

為什麼台灣人害怕被討厭?
高師大教育系教授楊瑞珠根據 30 年的研究指出,
台灣現代化民主化速度很快,但是傳統的束縛依然存在。

活在別人的價值觀,讓你沒勇氣做自己

楊瑞珠說:
「我們還是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裡,
生活中有太多的『應該』。」
從小我們就被教育
「沒事就是好事,平安就是福,不要冒犯別人」的價值觀,
卻也因為這個價值觀,讓我們沒勇氣做自己。


成功者不怕被討厭

如前面所說,不論你在職場上是什麼身分,
大多數人仍然抱持著「以和為貴」的價值觀,生存在職場上。
然而,忍氣吞聲、以和為貴,卻不能換來績效與成功。
不畏外人眼光、勇敢做自己,才更能專注目標提升競爭力!

倘若你沒有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該如何鍛鍊出強大的心理素質呢?
 以下將介紹 3 種人際關係鍛鍊法:

鍛鍊心法一:「斷」
1. 勇敢Say No做自己
很多人因為害怕被討厭,永遠不敢說「不」,
最後成了「便利貼女孩」:
主管要你背黑鍋,你怕被主管討厭而隱忍;
同事把事情丟到你身上,你怕被討厭而當爛好人。

這樣的結果是:
你的工作做不完,績效拿不出來,
「2 成精神在做事,8 成時間在做人,」
到頭來只跟笨蛋一樣,什麼都得不到!

2. 永遠不說「不」的人沒有自我
永遠不說「不」的人,永遠不滿意自己,
最後的後果是,根本沒時間「做自己」!
如果你有野心,你必須要了解到這個道理:
領導人應該要被「尊敬」,而非被「喜歡」。

當你鼓起勇氣說「不」,
恭喜你,踏出第一步撕下自己身上的便利貼,
你會更有時間與精力,專心做好自己的事!

鍛鍊心法二:「捨」
1. 排除外在因素,檢視「操之在己」的部分
我們應該要先思考自己的目標,要達成目標,現在需要的是什麼?
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,或許會發現,現在花時間的努力,
譬如努力經營人際關係,並不是讓你達成目標的方法,
因此你會把注意力改到自身能力的提升,
而非努力讓大家都喜歡你。

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
諮商心理師黃暐超提到檢視的方法:

「用一本筆記本,
左邊寫下你的理想,右邊寫下現實狀況,
如果兩者落差太大,就去檢討問題點:
或許目標設太遠了,那就改目標;
或許根本就不該待在這間公司,
那就換家公司。
在這樣的探究過程中,
同時你也重新檢視自己。」

2. 績效說明一切,打造自己品牌才是王道
別忘了,在職場,上位者看的永遠是績效,
職場上想要有好人緣,
關鍵還是在你的辦事效率與績效好不好,
打造自己的品牌,你才能闖出一片天。

鍛鍊心法三:「離」
隔離情緒、離開舒適圈,找到自己方向
黃暐超認為,職場上受委屈或充滿怨氣時,
可將心中的不舒服透過筆記本、手機、電腦抒發,
書寫的過程中,除了抒發情緒,
同時也檢視自己是否反應過度、鑽牛角尖。
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,
當下的不開心,其實是受其他原因影響,
根本不如你想的那麼糟、那麼令人討厭。

而楊瑞珠則是建議年輕人,
帶少少的錢到外地自助旅行,
來一場「心理冒險」,
找到自己的「價值觀」與「信心」。


當年輕人沒有長輩束縛時,
會更清楚知道「我是誰」,
進一步也較容易有「被討厭的勇氣」。
  

「不怕被討厭」讓你得到自由與成功

有了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並不是要你吸引更多被討厭的負向能量,
重點是找到了自己,不畏懼他人的眼光耳語,勇往直前,邁向成功的道路。
  
勇敢說不、隔離情緒、檢視自己,實踐在職場上,並了解自己的目標,你也能做個「不怕被討厭」的人!

為什麼讀書比臉書不孤獨?


有些人擁抱時代,有些人對抗時代。而每個時代,都需要這兩種人。
最近出版新書《如何獨處》(How to Be Alone)的五十六歲美國小說、散文作家法蘭岑(Jonathan Franzen),就是後者。二○一○年他才出版第四本小說《自由》,就被《時代》雜誌選為封面人物,譽為「偉大的美國小說家」。
但即便自己的作品在當代獲得高評價且暢銷,法蘭岑依然無法忍受新科技和大眾媒體所帶來的影響,不時批評且憂慮真實和誠實的聲音將會因此逐漸消失。
他認為,網路科技帶來的不是烏托邦,反而是和資本主義不斷匯集力量,讓美國社會深陷科技消費主義的夢境中。
臉書只是自導自演的電影
他尤其討厭推特(Twitter)這類社群媒體,因為一百四十個字不足以呈現任何事實或有效的論辯。至於臉書,在他看來,使用者多數像是在自導自演一部電影,用來邀請他人觀看自我陶醉的鏡子,用滑鼠輕輕一點,以便確認自己的優越性。
在喧囂的大眾文化中,《如何獨處》像是法蘭岑反思一個人、一個讀者、一個作家,如何維持獨特性和多樣性、如何安於孤獨、如何從憤怒到平靜的過程。
「對話增進理解,但孤獨才是天才的學校,」作家詹宏志引用《羅馬帝國衰亡史》作者的話指出,「我們理解他人,通常是帶有社會性的,透過接觸產生意識,形成對社會和他人的理解。但我們有所體會、形成智慧,則是純粹自我內心的處理、吸收、轉化過程。如果一個人沒有獨處的方法,是無法達到更高的境界。」
詹宏志形容,他讀法蘭岑的書,覺得自己被挑戰、被挑釁了,會忍不住停下來思考。
法蘭岑不但刺激讀者思考,甚至在書中毫不遲疑地評論:「對我父親來說,《時代》雜誌是最高文化權威。……這本曾兩度用紅框圍住詹姆斯.喬伊斯臉孔的雜誌,已將封面奉獻給史蒂芬.金……,美元已成為衡量文化權威的標準。而像《時代》這類不久前仍有志塑造全民喜好的雜誌,現在反過來以反映全民喜好為己任。」
有趣的是,法蘭岑即將出版的第五本小說《Purity》(純粹)已和《飢餓遊戲三:自由幻夢》下集,《格雷的五十道陰影》等暢銷小說改編成的電影並列,被《時代》雜誌選為二○一五年必看的文化大事。
法蘭岑如何解讀這個彷若「閱讀者死亡、視聽者誕生」的時代?以下是專訪摘要:
問:透過文字了解自己與了解世界,跟透過影像,有什麼不同?
答:閱讀當然不是唯一了解世界的方法,我也不在意其他人如何過日子。但我很關心讀者,我在《如何獨處》裡想強調的,是當你在讀小說時,其實反而並不孤獨。
因為雖然「書」的被寫作與被閱讀,都是在一種單獨的情況下完成,但奇特的是,當我閱讀一本小說時,我卻能感受到和作者、其他讀者、以及自己的交流。
讀者腦vs.觀眾腦
問:對現代人而言,影像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,同樣的文本,人們寧可選擇看電影多於看書。視覺特效的進步,也開啟想像的世界。我們在黑暗的電影院裡,那不也是一種獨處?這與閱讀有何不同?
答:電影和電視劇,其實是來自小說的繁衍,現代影劇其實提供了很多十九世紀時小說帶給人們的娛樂滿足。我也常看好看的電視劇,但我更愛書一些。
一個「讀者」和一個「觀眾」,兩者間的區別在於,讀者的想像力與連結度是比較活躍的,閱讀的體驗也是比較親密且個人化的:每個讀者對角色和場景的想像,是以每個人獨有的方式產生,情節與場景發生在讀者的腦袋裡,而不是在一個外在的螢幕上。
自欺欺人的現代消費主義
問:經典文學與現代消費主義的社會,必然是對立的嗎?
答:不必然是對立。在歐洲,小說的興起其實和中產階級消費主義的興起是同一時期。然而,文學和消費主義之間的關係是緊張的。
因為文學追求真實,且往往帶有悲劇因子;而現代消費主義卻往往是奠基於謊言(譬如,買下這個你就能得到快樂),也給了很多人逃避人生現實困難的藉口。
問:文學是一種心靈的傳播、溝通模式,但在紙本書逐漸弱化的時代,文學或者你所重視的「深刻思考」,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?會對人們產生什麼影響?
答:作為一位小說家,我的工作並不是改變世界,而是服務讀者。讀者總是存在的,總是有那麼些少數人,與世界上的多數人並不相同。
當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、愈來愈被科技主導,小說家就愈來愈難說一個有意義的故事,但人們對有意義的故事反而也會更渴求。我倒覺得,網路時代反而更是小說家的大好機會呢。
問:你曾評論推特和臉書這樣的社群媒體,但它們的影響力日益擴大,人們流連其上,無法不上網。我們該如何面對網路和傳播媒體所帶來的資訊碎裂化?
答:任何對自己誠實的人都會發現,行動裝置和社群媒體是令人上癮的。就像香菸一樣,它刺激了焦慮,然後減緩了焦慮,但只是暫時的。人們因此持續增加「用量」,直到連和朋友面對面坐在餐廳裡都無法不低頭滑手機,他們已經對那個「刺激」上癮而戒不掉了。
我也不知道這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,但我知道,自古以來總是有某些人是拒絕被奴役的。我希望,未來還是有人會拒絕被他們的行動裝置所奴役。
問:你為什麼想成為一個作家?你希望你的新書《如何獨處》帶給大家什麼影響?
答:我在書中想告訴大家,為什麼一個讀書的人會比一個總是在上網、或看爛節目的人較不孤獨。當我們看書的時候,那種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流、形成的歸屬感是很深的。而這種歸屬感在充滿膚淺電子連結的現代社會裡,反而是很容易失去的。
你還是想要有意義的故事
我想我是註定要成為作家的,而且我對於成為主流文化的邊緣、成為少數那群嚴肅讀者裡的一員,也感到很自在。但寫了這本書後我才發現,其實我們這群人還是比我想像中得多。人們還是想要尋找沒有簡單答案的故事、想了解複雜心理狀態的故事,甚至是道德界線模糊的故事。
問:在你的上一本小說《自由》,你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:在一個我們擁有了所有自由和物質充裕的時代,為什麼我們反而遠離了快樂幸福、甚至遠離了自己?
答: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個容易的答案,你可以問問你的iPhone;如果你想要認真地觸碰這個問題,去讀一本好的小說吧。
轉載自天下雜誌 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Login.action?id=5063996#sthash.2dhYk2Zp.dpuf

讓孩子找回學習的快樂與自由

我一直很喜歡陶淵明〈五柳先生傳〉裡的一句話:「好讀書,不求甚解,每有會意,便欣然忘食。」這句話洋溢著一種追求知識的快樂與自由;可惜的是,我們現在的教育裡,最缺乏的就是快樂與自由。
我們中學教育裡所學的東西,一半是知識,但另一半則是「精益求精」的考試技巧。有些東西,其實只要讀一、兩遍就「會意」了,但卻被要求反覆讀十遍、二十遍,目的只是為了在考試上壓倒別人;讀書不但要求「甚解」,而且要「甚解」到走火入魔。
有老師功課出得少一點,竟有家長抱怨他「偷懶」;出題不夠刁鑽,家長質疑,「這樣怎麼考得出『程度』來?」於是,在家長的虛榮心與學校老師的「業績壓力」下,造就了一大群睡眠不足、對學習倒足胃口的小孩。
家長、師長逼迫小孩,美其名是為了他「未來的競爭力」著想,想要為他「規劃人生」。但是,其實沒有人真正確知未來會怎麼樣,強硬規劃另一個獨立個體的人生,是有點傲慢的;而且,一個被規劃好的「標準人生」,其實是很無趣的,這對孩子並不公平。
之前,有個同事幾乎是哽咽的向我傾訴,說他念高中的孩子對他咆哮:「我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為了你!」你為孩子「規劃」的人生,到頭來反而成為你們彼此的遺憾。

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

做了很不一樣_讓世界看到你的瘋狂(上)

夢想是什麼?人生的意義到底又是什麼?但事實證明,很多事情做起來並不困難,問題是在沒去做

你的人生不應該被操控著,被逼著升學、被逼著去找工作、被逼著做很多自己其實不想做的事
你自己想做的事是什麼?不管別人的嘲笑、別人認為我是瘋子,這也是我的人生。
夢想 鹹魚
多少人看到漂亮的美女想要搭訕、認識
多少人看到華麗的跑車想要接觸、擁有
多少人看到亮麗的明星想要模仿、學習
但全部都因為沒有勇氣、膽量、自信甚至是能力,最後只能望洋興嘆。
夢想其實很簡單,就只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給做出來罷了
有人就會說:跨出舒適圈、奇蹟就會出現、夢想就會實現。說真的這一切都只是騙小孩的把戲
不要小看奇蹟
但究竟要怎樣才會實現夢想呢?
要說怎麼樣實現夢想,倒不如這樣說,你有什麼夢想?

【有錢人真的不一樣】他們為甚麼會有錢?_成功人士的致富觀念

富朋友在想什麼?
沉思
他們為什麼會有錢?9個來自富有人士的富有觀念
世界上只有少數人如同中樂透般一夕致富,多數人還是靠著每日努力的累積而有所成果。平時的一個好的小觀念、微行動,長期來說都將是一種累積,之後也會反應在財富上的成長。
美國一位創業家 Jordan Fried 近日就訪談了9位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成功人士(補充:完整的訪談應該有12位,但目前他只有分享9位),分別整理出9件你我都適用的富有觀念,文章刊登出來後得到很多回響。以下是我讀完後整理的筆記跟心得,值得花上5分鐘一起學習成長。